欢迎访问天津商业大学图书馆 [今天是
]
 首页 | 概况 | 资源 | 服务 | 信息咨询 | 互动与沟通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第19期 >> 正文
 
 
活得明白——生涯咨询的十八个典型
提供者:图书馆  点击次数: 发表时间:2015/12/03 10:17

B848.4/JJ编辑推荐他真的能帮你解决心理的问题:

他一直被称为排除心理问题的大师。无论是愁于减肥未遂的胖子、纠结选谁结婚的妹子、就业与学业两难全的学子、苦于赚钱无方的汉子、被父母压迫成疾的孩子……他总能用*恰当的方式迅速找到问题的根源。

挖掘出你心理困惑的根源、让晦涩的方法简单可行化,使糟糕的生活焕发生机,让你越活越明白。本着有病看病,没病强心的理念,这本书诞生了。

内容推荐本书是一位咨询师的记事薄,作者从十年的“行医”经历里甄选18个真实的案例,涉及职业、亲子、情感和精神追求等诸多方面。

普通读者:轻松学几招,有病治病,没病强身。

困惑纠结者:在书中形形色色的来访者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跟着作者的节奏,慢慢抽丝剥茧,逐渐解开心底的困惑。

同为咨询师:观摩、体验或者检视作者的咨询步骤、理论分析和技术操作,从而得到一些参考和借鉴。

作者简介他是实践出身:全球职业规划师(GCDF),国际生涯教练(BCC)认证培训师。受全国300多所高校邀请为学生工作者进行技能培训;受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邀请,为全国高校就业指导骨干教师进行培训。他的咨询风格独有千秋:他内心缜密,逻辑清晰,整合不同咨询流派,咨询风格千变万化。有时不经意间说出的话语,会让你动容不已,铭记于心;有时敏锐犀利得让你难以回答,却震慑心魂。

他既是迷茫者的引路人,又是咨询杀手终结者:迷茫中的人在他的趣味引导中慢慢找到前进的方向和动力。而咨询杀手(因其博览群书或问题难解,而难倒不少咨询师)在谈笑间被他一 一摆平。

他就是贾杰,一个后现代主义的学习者和践行者。

目录序言

第一章 视角:

1.当我变了,世界也就变了

2.思考与练习

第二章 烦 恼:

1.我们宿舍都是奇葩

2.我要不要旷课 3.思考与练习

第三章

1.决策 :决策四步法

2.思考与练习

第四章 脾气:

1.脾气真的不好吗

2.思考与练习

第五章 痛苦:

1.谁才是家庭暴力的受害者

2.不辞职的背后3.思考与练习

第六章撞墙:

1.老人的眼泪

2.思考与练习

第七章 他人评价:

1.你觉得自己干得怎么样 2.你家没有镜子吗 3.思考与练习

第八章 高考:

1.我本来可以上清华

2.思考与练习

第九章 答案:

1.我为何踌躇不前

2.思考与练习

第十章 兴 趣 :

1.我对自己的专业不感兴趣

2.我想当心理咨询师

3.思考与练习

第十一章自 卑:

1.你为什么不属于这一堆

2.选对“参照物” 3.怎样应对自卑

第十二章 快乐:

1.为了自己的目标,我们只能改变自己

2.不要期待一种动物的牙齿出现在另一种动物的嘴里

3.思考与练习

第十三章 意志力:

1.我要减肥

2.我要学英语

3.怎样把作业写整齐

4.思考与练习

第十四章 自由与责任:

1.除夕夜的求助

2.我的“兄弟”骗了我

3.思考与练习

第十五章 目标:

1.我为什么没有学习动力

2.当下的选择,是由未来的目标决定的

3.思考与练习

第十六章 拒绝

1.我的假期被绑架

2.思考与练习

第十七章 底线:

1.不要滥用权力,也不要沦丧底线

2.我该怎么带学生

3.思考与练习

第十八章 示弱:

1.我的朋友为什么都那么没良心

2.老公为何离开我

3.为什么我比别人累

4.思考与练习

后记

前言我所认识的咨询师贾杰

第一次见到贾杰,我站在讲台上,他坐在旁听席上。那年,我刚从香港大学博士毕业,受邀给一些大学老师讲述职业选择与发展理论。贾杰作为年轻培训师中的一员,旁听了课程。

当时我们还不认识,之所以对他有印象,不是因为他长得帅(我们多次以这个话题开玩笑),而是每当我讲到某个理论的关键之处时,他是为数不多的频频点头的听众之一,颇有心照不宣的默契感。

课下问起工作人员,说他是公司新来的专职培训师,不仅课讲得好,有时学员要求讲师表演节目,他还可以即兴演唱几段中国戏曲,学员的课程满意度极高。

第二次见到贾杰,我们被分到一个小组学习。那年,我们一起参加两位美国讲师执教的生涯教练国际认证班。一次,美国老师提出一个问题,要求每个小组讨论之后派代表回答。贾杰建言道,这个问题的解决之道与中医的治疗机理一致,不如就从中医的角度来答。他边说边在纸上写出理论框架,交给我总结发言。那天,虽然我们着实难为了同传的翻译,却令美国老师眼前一亮,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精彩。

虽然前两次都有接触,但直到今年年初,才有机会第一次与贾杰正式合作。我们同时受教育部全国高校就业指导中心邀请,开发和讲授职业咨询高级培训课程。我负责讲授相关的理论与模型,贾杰负责现场案例示范与演练。每一次案例示范,我都惊诧于他现场机敏的应对,娴熟灵活的咨询技术,一针见血的答疑解惑,以及以不变应万变的沉稳。课后,我们漫步在重庆邮电大学美丽的林荫小道上,谈及他对咨询独特的认知和内心坚定的信仰时,我才真正感受到自我超越的坚定力量。

说起这些事,是因为我想阐述一下对咨询师(counselor)这个职业的自我理解,而这些理解多是基于对贾杰的观察。

首先,咨询师需要有清晰的逻辑。新手咨询师常常被来访者的问题牵绊住,并陷入到问题之中。这多半因为咨询师缺乏清晰的逻辑结构。也许是得益于在临床医学训练的缘故,贾杰在咨询过程中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排查诊断。这个特点在书中也很明显,他对来访者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是……,还是……?”通过排查诊断,统一了咨询师和来访者对真正问题的界定,诚可谓“对症下药”。但排查并不简单,通常需要咨询师放下“专家”的身段,仔细倾听和分辨来访者表述的问题,而不是听到来访者讲出一个所谓的“问题”,便匆忙提供“答案”。用贾杰的话说,“诊断”比“治疗”更重要。

其次,咨询师需要博闻强记。此处的博闻强记有两层含义:其一,对理论流派的认知。贾杰对各种理论的基本概念谙熟于胸。比如,性格、人格、兴趣、价值观、决策……他常说的一句话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可能隐藏在概念中。他对每个理论的命题和假设也相当熟悉。有多次,我提出挑战性的问题,请贾杰分别从不同的理论流派来进行解答。比如,如果是人本主义的咨询师,他们怎么看这个问题?精神分析学派呢?认知行为学派呢?女权主义呢?建构主义呢?……贾杰对答如流,我也茅塞顿开。因为记忆,所以熟练,进而逻辑永远清晰。由此可见,对于训练有素的咨询师而言,咨询不是聊天,也不是说一些人尽皆知的常识,而是能够从专业的角度看待问题,拓展来访者局限性的视角。其二,对来访者语言的记忆。贾杰在咨询中总是提问方,来访者总是回答方。然后,他在记录板上快速写下关键词。当对话告一段落时,他能大段大段地完整复述来访者刚才的回答。来访者常为此动容,不晓得这些话是从自己嘴中说出、心中流出的,这一过程也因此具有了疗愈作用。我暗自以为,贾杰的博闻强记或许与他从小听戏,从而可以整段唱出戏文有关;抑或与他母亲训练他反复背诵《黄帝内经》有关。

最后,咨询师需要有坚定的信仰。无论是心理咨询还是职业咨询,咨询师更像是一个收纳容器,收纳来访者的各种困扰、烦恼。尽管一些机构提供了督导或设立咨询师之间的互助小组,但咨询师自身的净化能力也必须格外强大,特别是打算在咨询职业中工作很长时间的人。同时,尽管咨询师在训练过程中会学习很多的理论、测量工具或者咨询技巧,可一旦进入咨询过程,咨询师本身就成为一种沟通工具。因此,咨询师的人格魅力也是达成有效咨询的重要因素。贾杰有自己的精神信仰,恰好解决了上述两个问题。他可以通过信仰的学习,舒缓咨询工作中产生的精神压力;同时,信仰也使他更加具有包容性和自我超越性,从而对每一个来访者给予对生命个体的足够尊重和信心。

这本书是贾杰的处女作,我有幸作为第一位读者通读了全书。或许,我本身的阅读经历可以代表两类读者。如果您在自己的生活中遇到了职业、亲子、情感或者精神追求方面的困惑,不妨读读此书,或许可以在案例中形形色色的来访者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并跟随着贾杰的提问进行梳理,很有可能在他和来访者的对话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智慧;如果您是心理咨询师或者职业咨询师,也不妨阅读此书,观摩、体验或者检视贾氏咨询的风格。咨询风格无定论,这是贾杰在3000多个个案基础上形成的自己的风格,可以与同行进行交流与切磋。

当我撰写这篇序言的时候,身在山西的贾杰喜获麟儿。从此,他的生命彩虹图中又多了一种人生角色——父亲。生命角色的丰富是对咨询师成长的最大滋养,由此受益的,除了咨询师本身,也包括未来贾杰帮助的更多的来访者。

清华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副研究员

金蕾莅于清华园

2014年10月

 
   

                 版权所有: 天津商业大学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