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天津商业大学图书馆 [今天是
]
 首页 | 概况 | 资源 | 服务 | 信息咨询 | 互动与沟通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书推荐 >> 正文
 
 
2020年度新书推荐第五期 心灵成长
提供者:  点击次数: 发表时间:2020/12/05 10:25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愈”,由此可见,书中除了黄金屋、千钟粟,更有治愈我们心灵的力量。心灵成长类书籍,犹如冬季里的阳光一样,能够温暖我们的内心,让我们在心情低落的时候,燃起对生活的希望,本期为大家推荐的4本新书,有的教会你正念,有的教会你认识自己,有的提供给你生活和工作指南,有的带你发掘内心深处的自由和力量。让我们一起来“悦”读吧。

 

1.呼吸.每个人都需要自我肯定  B821-49/YBB/V1  2291

 

http://img3m4.ddimg.cn/69/8/28970934-1_b_3.jpg

“无常是生活的真相,无可逃避,疑虑丛生。但是疑虑再大、再重、要大不过你此时此地的一次呼吸”,这是心理学家、《呼吸》中文版主编李松蔚写给本书的推荐语。《呼吸》是一系列关注自我、提醒你将更多时间留给自己的正念生活读物。这本身心指南包括五个部分:幸福、生活、正念、创造力和逃离,旨在帮你找寻从日常压力中解脱出来的方法,“make time for yourself”(把更多的时间留给自己),给焦虑的日常生活留出一点“呼吸”的空间。有网友看后评价说:“两天翻完,像做了一次深呼吸。文字并不复杂、晦涩,但读完会很舒畅……”。亲爱的同学们,繁忙的学期结束了,悠长的寒假里,让我们一起来一次疗愈自己的深呼吸吧。

 

 

 

2. 自卑与超越2   B848/ADL/V2

 

http://img3m6.ddimg.cn/17/12/26914256-1_b_3.jpg

如果你没有读过阿德勒,一定不能说自己读过心理学。阿德勒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

也是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自卑与超越是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个人追求优越的基本动力。阿德勒坚持自卑感是人的行为的原始的决定力量或向上意志的基本动力。在他看来人生本来并不是完整无缺的,有缺陷(包括身体缺陷)就会产生自卑,而自卑能摧毁个人,使人自暴自弃或发生精神疾病;另一方面它能够使人发愤图强,振作精神迎头赶上,如此解决原始缺陷和追求优越之间的矛盾。

《自卑与超越2》是一本自我成长心理指导书。在这本书中,作者阿德勒博士针对亲子教育、职业交往、婚姻与家庭等社会性问题,给出了战胜自卑情结的策略和心理调整方法。阿德勒指出,要正面人生的三大主题——社会关系、职业、恋爱与婚姻,就必须超越自卑。与《自卑与超越》相比,本书所探讨的话题及案例更为广泛和贴近现实生活,具有更强的实操性。不管你是在人际交往中遇到了障碍,还是职业发展遇到了瓶颈,抑或是恋爱中遇到了困惑,这本书都可以说一本思想和行动指南。去尝试读懂自己吧,从翻开一本阿德勒的书开始。

 

 

 

 

 

 

 

3.100个基本:自我更新指南   B821-49/SPN 

 

http://img3m5.ddimg.cn/4/3/1786759825-1_b_1.jpg

 

《新100个基本:自我更新指南》全书短小精悍,分为工作的100个基本生活的100个基本工作的100个基本是工作处事哲学的笔记本,生活的100个基本是日常生活的智慧和叮咛。这本书记录了作者松浦弥太郎对工作和生活的思考和体悟,也是他个人多年工作和生活经验的精华总结。所以,它既是一本教会人们处世哲学的笔记本,更犹如自我成长的护身符。

有网友评价说,这本书是“小哲学,大道理”,“有时候人们太过于渴求成功,只顾着向上爬,却忘了根基是决定我们能够走多高多远的基础。是时候看看脚下,一步步做好当下的事情,勿忘基本。”如果你渴望每天进步一点点,不如从《新100个基本:自我更新指南》开始。反复阅读,真正实践每一条或者部分,相信它能够在点滴间潜移默化改变我们工作和生活的不良习惯,增强我们观察和领悟幸福的能力。

 

 

 

 

 

4. 自由在高处   D609.9-53/XPY 

http://img3m8.ddimg.cn/3/35/23624868-1_b_1.jpg

帕特里克说:“不自由,毋宁死”,熊培云说:“不自由,仍可活”。《自由在高处》旨在从个体角度探讨身处转型期的人们如何超越逆境,盘活自由,拓展生存,积极生活。自由与自救,是本书的方向与重点。作者熊培云,是南开大学副教授,也是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获得者。其文字沟通理性与心灵,自由、明辨、宽容、温暖。近年来在海内外华文媒体发表评论、随笔干余篇,致力于建设一个人道的、人本的、宽容的、人人皆可自由思想的中国与世界。

在《自由在高处》一书中,熊培云以时事评论表达对具体的人的命运的关注,对理性与心灵的关注,对人类普遍的不自由状态的关注。其笔尖直指社会现象,揭示产生原因,有着对个体人的悲悯之心,有着对社会的批评责问,同时也有对国家的美好愿景和对社会的积极乐观。比如,关于社会现象的评论,熊培云说,“不要活在新闻里——就新闻事件本身而言,好也罢,坏也罢,却只是对生活的取景,对现实的断章取义,以偏概全。就个人而言,你能积极独立地思考,通常不会天真地以为新闻里的坏人坏事就是我们的生活全部。”在时代的滚滚洪流裹挟着我们前进的今天,你是否还有独立思考的定力?是否还能获得心灵的自由? 将书中的一句话“没有比生活更古老的过去,也没有比生活更高远的未来”赠予每一个正在阅读的你,愿你在对生命的体悟和对世界的理解中获得足够的独立和自由,进而推动社会的发展。

 

 
   

                 版权所有: 天津商业大学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