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赵宋:十八帝王的家国天下与真实人生 K827/YB
在家国一体的君主专制政体下,每一位帝王都是历史的坐标点和时代的缩影。本书不仅是一部帝王家族史,更是一部帝国兴衰史。透过帝王视角轻松读懂宋史关键问题和历史脉络,还原脸谱化历史叙事背后有血有肉的真实个体,探寻君臣共治时代三百年赵宋王朝的兴衰嬗变,揭秘《清平乐》等热播宋朝宫廷剧背后真实的历史原型。本书是中国好书2020年榜单推荐图书,可以说是历史爱好者必备史书。
2.汴京之围:北宋末年的外交、战争和人 K244.09/GJL
本书追溯北宋末年靖康之难的完整历史细节,讲述宋、辽、金三方的和与战,聚焦北宋历史大变局的关键时刻,以及帝国由内而外全局性危局大爆发的前因后果。作者以兼顾宋、辽、金三方立场的史料记载为基础,用通俗流畅的叙事笔法,试图复盘靖康之难历史发生的过程,探寻北宋盛衰之变背后的深层成因,以及超越时代的镜鉴意义。《汴京之围》以35万余字,重现了导致靖康之变三年间的历史进程。
知名作家马伯庸评论:“本书以一块石头‘艮岳’的搬运切入, 开始复盘一个文化辉煌的国家,是如何在三年时间内惨遭灭亡的。以小见大,从一处切片缓缓带出宏大主题,典型的新闻写法,颇为抓人。”
3.大宋之变:1063—1086 K244.05/ZDM
从来没有哪个朝代像宋朝这样饱受争议,有人说它积贫积弱,有人说它文明辉煌。北京大学赵冬梅教授认为,从1063年英宗即位,到1086年哲宗初司马光离世,二十四年间,宋朝政治由盛转衰,堪称“大宋之变”。
本书以司马光的后半生为线索,推演英宗、神宗、哲宗三朝政坛风云,深入濮议之争、王安石变法、司马相业等历史细节,以人物为经,以事件为纬,充分展现韩琦、王安石、司马光、苏轼等文人政治家在历史大变局中的抗争与博弈,再现共治时代末期知识分子的荣光与屈辱。以抽丝剥茧的分析推理,典雅流畅的语言,探究大宋之变的错综因果和历史真相,揭示朝代兴衰、帝国统治的深层根源。
本书自问世以来,入选多家重点媒体平台图书榜单,如文学好书榜、光明好书榜、中华读书报月度好书榜等,并获得人民日报、大象公会、新京报、逻辑思维等多家媒体推荐。著名书评人杨早评论:司马光无疑是北宋的“文化灵魂”之一,他后生的二十四年,正好见证并参与了北宋由盛转衰的转折。历经英宗、神宗、哲宗三朝的政治风云,读者似乎能跟着时间的推进,目睹大宋的政治资源是怎样一点一滴地耗尽,让“共治”的理想变成黄叶满地,借用书中标题,“没有赢家的战争”。作者“对人事的深刻理解”让这本书通俗而不媚俗,易读而亦耐读,成为难得的写史佳品。
4.五四运动史:现代中国的知识革命 K261.1/ZCZ
本书是著名历史学家周策纵先生的代表作。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集中细致地描述了五四运动的成因、社会支持力量和发展经过,厘清了由学生发动的“五四”事件如何一步步扩展为一场全国性的政治爱国运动;下编剖析了五四运动对政治、社会、文学和思想领域的影响,全面而系统地论述了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以及当时的各种社会政治思潮。作者引用的资料翔实,论证客观,对新式知识分子的社会功能和历史命运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本书呈现了一幅完整的“五四”历史图景。
书评摘录:“近代中国的革命可分为前后两截,前半截是以戊戌变法、立宪运动和辛亥革命—民国肇造为代表性事件的政体革命,后半截是以“唤醒民众”进而以底层社会为动力的国民大革命为特征的全面社会革命(中经抗日战争的插曲),而五四恰恰处于这两截革命的中间,是两种极为不同的革命的中间物和转捩点。五四是近代中国向立宪政体转型失败的产物,是政体革命失败后,改革动力从上层不断向下层移动的必然结果,“唤起民众”就是重新寻找改革动力。”
5.中央帝国的哲学密码 B2/GJL
本书以中国封建哲学为经,以现代政治理论为纬,上至秦汉,下至晚清,划分神学谶纬期 、玄学自然期、三教开放期、经世致用期、道学封闭期、实学兴起期六个阶段,详细梳理中央帝国两千余年统治哲学的发展脉络,剖析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力图说明中国哲学的演化与封建帝国的统治有着必然的逻辑关系。
中央帝国的哲学可以看作思想格式化与反格式化的历史,分为两个大的周期:第一个周期从西汉的儒教哲学开始,经过魏晋南北朝玄学的“反叛”、佛学的产生,直到隋唐三教并存、互相竞争才宣告结束;第二个周期从宋代一直持续到晚清,至今仍有影响,包括宋代道学体系的建立、理学的思想控制,明代心学的诞生及反思,清代实学的兴起及发展……
本书叙述的就是两大周期之中政府的格式化、民间的反抗,中国哲学为什么如此演变以及每一个在哲学史上留下姓名的学者的贡献。本书用哲学视角重新审视中国2000年历史!洞悉大一统政府的统治逻辑,探寻历代王朝的治理秘密。剖析中国哲学的现实意义,理解政治与哲学互动的秘密。
6.中央帝国的军事密码 E291/GJL
本书将中国从秦朝到清末的两千多年历史划分为五个军事战略演化时代,从地理角度出发,详细分析每一次中国古代战争背后的军事逻辑,以及它对各朝代的兴衰和中 国历史的走向产生的影响。作者通过详尽而真实的叙述、珍贵而丰富的史料,让读者了解军事家们每一场战争的目的,最终理解历代战争中的战略问题。
这是一本能看懂脉络的中国军事史,以浅显易懂的文字讲故事,以故事带动知识,体现了很高的专业水平。作者历时多年实地考察,精心搜集各种资料,以此展现战争的逻辑,帮助人们理解战争这个宏大的主题,表达出“我们反对战争,但又必须了解战争,以免受人宰割”这一核心观点。本书也是“帝国密码三部曲”收官之作!以技术化方式,读懂中央帝国两千余年军事战略的演化。读懂了中央帝国的军事密码,就读懂了中国何以过去,何以现在。
7.故宫六百年 K928.74/YCN/V1
故宫博物院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象征、中外文化交流的场所和见证者,承载着国家记忆,彰显着中华文化实力。故宫无与伦比的宫殿气象,历经600年风霜,依旧熠熠生辉。故宫的建筑、藏品、人物三者以及其他元素的互动、演绎,成为故宫600年的历史。本书以时间为线索,将明清600多年历史从头细细捋来,分别讲述明代故宫、清代故宫、民国故宫和新中国故宫四个时期的历史,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到2020年,再现了故宫600年的风云变幻。
书评摘录: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两个故宫。一个是政治意义上的故宫,这里有权谋与争斗,有挣扎与厮杀。一个是文化意义上的故宫,这里有亲情与关爱,有奉献与牺牲。故宫,是一座凝聚了中华文明之美的城池,千千万万的劳动者成就了它的美。故宫很美,很美的故宫背后,也有不堪直视的一面。而和平年代的我们,无疑是幸运的。我们可以欣赏故宫的文化价值,并将这种文明成果得以传承和发扬。故宫里的高尚,滋养着我们的过去,也滋养着我们的未来。
更多影音资料请搜索:公众号“微故宫”、综艺节目《上新了故宫》
书单选送 | 卢美辰
排版 | 张倩
校对 | 吴凤玉 任学民
初核 | 张倩
复审 | 赵霞琦
终审 | 李季